当了学术杂志的Editor才知道……

有幸被两本SCI杂志选为editor(IF>4),加入了editorial broad以后才知道学术型的Editor看似光鲜,其实是一项非常艰巨的工作(而且没报酬!):

对于收到的每一个稿件,都要自己先过一遍再决定直接拒稿还是送外审。

找审稿人也不容易,找到合适的审稿人,人家也不见得愿意审稿,毕竟大家都很忙。最近我自认为一篇还不错的稿子,先后邀请了十几个审稿人,最后才有两个人愿意接受审稿。平均每一篇稿子要发送6-8个审稿邀请,才能找到两个审稿人!

要对作者负责,投过稿的人都知道,等待审稿的煎熬,毕竟每一个作者都希望自己的文章早日发表。即便审稿意见不理想,也要争取早日做出决定,最起码可以让作者们知道自己研究的问题或者早点改投其他杂志。所以,对于审稿不积极的审稿人需要催!但是,催的太频繁,下次人家又不愿意帮你审稿了,找审稿人变得更困难。

审稿意见回来以后需要综合所有意见给出一审总的意见,接收、修回、还是拒稿,这又是一个费时且艰难的抉择。

大部分文章在被正式接收前都有一个修回的过程,修回到编辑部以后,又要开始第二轮的审稿,二审结束后editor又要做出决定,如此往复……二审很常见,三审、四审也正常。为了发表稿件的质量,作者、审稿人、editor都在付出,都很辛苦。

表面上,editor的权利很大:决定是否送审、送给谁审、以及稿件命运的最终决定。但editor是不能为所欲为的,所有的决定需要尽量客观,既要尊重作者,也要尊重审稿人,并且editor的所有行为均在杂志社的监管下进行。为了自己的学术声望,在稿件处理过程中耍小聪明的editor也并不多见,尤其是那些直接把editor名字印在发表文章上面的杂志,如PNAS。而我当editor的杂志就是这样的杂志,不但把editor名字印在上面,审稿人的名字也印在上面!

其实我觉得这是一个挺好的模式,一方面可以体现出大家的贡献,另一方面也对editor和reviewer认真工作提出了隐形要求。在这种模式下,稿件质量不会太差,这样的杂志应该是有发展前途的。

#科研 #学术期刊