如果基金委没有重点重大项目

最近看到一个帖子在微信朋友圈相当火爆: “王晓东:基础科研不能大跃进“,内容其实就是“知识分子”这个公众号最近采访了王晓东,请他谈了对基础研究的看法。王院士谈了很多深刻大气的观点,甚至有些观点一般人可能不敢讲。不能大跃进只是其中一个观点而已,被拿来作为标题,吸引流量。

王院士谈到了对“集中力量办大事”的担忧,因为什么事是大事本身就是一个不确定的问题,王院士提出“还是要建立一个平衡发展的生态体系,让大家在各自擅长的领域里心无旁骛、精耕细作”,“在有基础的高校和研究所,建立宽松自由、资源共享的环境和条件,让大批的优秀年轻人自由探索”。

我想这是很多科研从业者,尤其是年轻科研人员的诉求!大家觉得太累了,而且不尽公平。

最近正逢提交国自然标书的日子,不妨说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资助的项目类型。目前国自然的项目类型确实不少,青年项目、面上项目、重点项目、重大项目、优青、杰青、地区科学基金……既照顾了不同层次,又考虑到了不同地区。平心而论,这是非常合理的安排。只是可能在执行的某个或某些环节上,可能让基层的科研工作者觉得不够公平。

人才

其实笔者看来,“集中力量干大事”是正确的,因为大事确实需要集中力量才能干成。而至于什么是“大事”,以及如何“干”,确是值得商榷的问题。目前基金资助的大事就是大项目立什么项以及归属问题,而真正能决定确定这些大事的又是极少数人。这就出现了王院士担忧的“大事如果选错了怎么办”。笔者才疏学浅,但看了最近几年生物医学领域对于大项目的立项,个人感觉大项目立项的都是热点问题,或者科研工作者公认的前沿问题。或者说,这些项目基本上能代表民意,什么是“大事”其实没有太多争议。

那么,第二个问题来了:“大事”如何干?目前让基层科研人员妒忌的是,这些大事都以大项目的形式分给了极少数的课题组,大事是由少数精英团队来完成的。换一个思路,如果我们不立这些重大重点项目呢?!无论是副教授还是院士,能申请的课题都只有面上项目。热点问题依然是热点问题,前沿问题依然是前沿问题,那么将会有更多的人更多的团队有机会参与到这件大事上来,相当于原来大牛的大课题被很多草根瓜分了,坏处是草根经验不足没法发表那么多高水平SCI文章,而好处是对于同一个问题我们有了更多思考和解决的维度,而这对于带来真正意义上的创新却是极为有利的。

另外,我想国外有些关于基金资助的模式也是可以借鉴的,比如资助时间为五年而不是三年或者四年,资助快到期时可以申请继续资助。同一个课题持续被资助一二十年甚至更长在国外也不是新鲜事,这样就可以保证了研究的延续性。如果这样的话,是不是既能保证全民参与,又能使的学界大腕和青年达人都有了持续展现自己的机会?

#科研 #基金 #人才